甲年第四主日(獻主節)
2014年2月2日
1. 互相認識
2. 開始祈禱
3. 簡短分享最近值得感恩的事
4. 讀經(主日福音) ( 孩子漸漸長大,充滿智慧。)
福音:聖瑪竇福音 2:22-40
那時,按照梅瑟法律,到了取潔的日子,他們便帶著嬰孩上耶路撒冷去獻給上主。正如上主的法律所載:凡是頭胎生的男孩應獻給天主。(…)西默盎就雙手把嬰孩接過來,讚頌天主說:「主啊,現在可照祢的僕人安然去了!因為我已親眼看見祢的救恩,是祢準備好給萬民看見的救恩:這啟示異邦的光明,是祢子民以色列的榮耀。」(…)西默盎祝福了他們,然後對祂的母親瑪利亞說:「看!這孩子被揀選,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再起來,也是人們反對的目標,且有一把利劍,將刺透你的心靈——因此揭露了許多人的心思秘密!」
還有一位女先知亞納,(…)也上前來讚頌天主,並向所有期待耶路撒冷得救的人談論這孩子。他們按照上主的法律完成一切禮規後,就返回加里肋亞,到自己的城納匝肋去了。孩子漸漸長大強壯,充滿智慧,天主的恩寵常伴隨著祂。
——上主的話。
聖言分享:
4.1 若瑟和瑪利亞在規定取潔的日期,帶小耶穌上耶路撒冷做什麼?
4.2 若瑟和瑪利亞這樣做有什麼意思?
4.3 耶穌的成長和我們有些什麼不同的地方?
5. 閱讀參考資料及反省重點 (靜默)
是痛苦,也是祝福
一位十二歲的女孩講述她當「母親」的經歷:「我是媽媽的替身。每天當她到餐廳工作時,我要照顧三個年幼的弟妹——陪他們上廁、抹鼻涕、餵食物、哄他們入睡……我做了每一個母親要做的事。雖然我做了這些功夫,但是弟妹沒絲毫感謝,反而經常憎恨我。有時我真的想自殺或一走了之,可是又不知道往哪裡去?當我長大後,我決不願意當真正的媽咪,因為我覺得做媽咪是世界上最慘的事。」
其實,在家庭中當甚麼角色,都不是容易的事,路加福音提到聖家曾面對痛苦,譬如,當若瑟和瑪利亞不見了耶穌時,他們焦慮地四處尋找。待找著了,他們的痛苦並未因此而停止,因為當聖母問:「兒子,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?你不知道你底父親和我,找你找得很辛苦嗎?」耶穌卻回答:「你們為什麼找我?你們不知道我要作我父親的事嗎?」這回應令他們困擾,因為他們不明白這話的意思。然而,瑪利亞沒有對抗耶穌,也沒有要求祂解釋,她只把一切事默存心中,反覆思量。
有時候保持緘默是唯一的方法,可以避免爆炸的、不幸的事情發生。有位歌頌母性偉大的作家寫道:「我相信每一位做兒子的,都會記得他的母親有過特殊德行——一些小小的智慧而避免家庭陷入大災難,或者一句安慰的話,當我們的情緒在內心動盪的時候,實在需要很大的自制力,才能使自己保持緘默。這時刻,緘默比起說話更大聲、更有力。」
這個主日慶祝獻主節,教會想我們體驗,即使充滿神聖的家庭,有時亦會碰上痛苦。不過,痛苦不一定是壞事,倘若能正確面對它、處理它,有時也會成為一份祝福,因為它可以使我們更加接近天主。事實上,歷史給我們見證,不少人在痛苦和考驗中尋到天主,天主不是時時拿走我們生命中的痛苦,也沒有完全帶走我們信仰的陰影。祂賜我們力量和勇氣在黑暗中行走。祂不是每刻治癒我們心靈的傷痛,卻會善用這些悲哀,使我們更親近祂。因此,幾時遇上痛苦,我們可以全心信賴祂的照顧和帶領。那麼,縱然在痛苦中,仍能深覺天主與我們同在,並且祂是我們的安慰、力量和平安,更是一份無限的祝福。
6. 靜默片刻.自由分享
7. 總結
一位是正義的老人,一位是貧窮的老寡婦,他們都懷著同一信德去等待天主救恩、基督的來臨。等待會使人感到不耐煩、沮喪和失望。這兩位老人雖已時日無多,但仍堅守信念。嬰孩耶穌出現,並沒有立即實現他們心中的願望,但給予了他們希望,這希望使他們懷著歡欣的心情完成人生的歷程。我們的人生裡有沒有等待過天主?盼望著天主?我們是否會盼望天主給我們什麼、為我們做些什麼?我們又有否想過我們能給天主什麼、為祂做什麼呢?
8. 個人或團體決志(生活回應)
8.1 誰是我自己的生活中心?
8.2 我怎樣可以讓天主的恩寵常在我身上?
9. 結束祈禱
9.1 各人自發禱告
9.2 「主耶穌!我願意學習祢、若瑟和瑪利亞一樣,以天主作為我生活的中心,求祢幫助我讓天主的恩寵常在我身上。亞孟。」
參考資料:《每日聖言》、《到我這裡來》、《福綸處處》。